【彩虹德育】遇见·同心结:朋辈互助在行动——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开展心理委员培训

作者:华山校区德育科 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12   访问量:34


遇见·同心结

朋辈互助在行动

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开展心理委员培训




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,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心理支持,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三校区以“遇见”为主题开展了心理委员培训。本次培训旨在深化心理委员对自身职责的理解,明确工作内容,掌握工作原则,并解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惑,共同成为校园内心灵健康的守护者。

遇见·角色觉醒

培训伊始,心理老师首先强调了心理委员角色的重要性,并对参与培训的同学们表达了赞扬与期待。心理委员被赋予重任,成为同学们的倾听者、理解者和初步的心理支持者。当发现同学有心理困扰时,他们能够及时识别,为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引导,成为同学们心灵旅途中的一盏明灯。

遇见·知识海洋

在培训过程中,心理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问答互动,让心理委员们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。同时,心理老师详细讲解了心理委员应遵循的四大工作原则:保密原则、积极求助原则、实事求是原则、保持中立原则。这些原则为心理委员们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,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专业、更加自信。

遇见·疑惑解答

针对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疑惑,心理老师特别设置了答疑环节。无论是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、如何与同学建立信任关系,还是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,老师都给予了详尽而实用的建议。通过老师的耐心解答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,心理委员们不仅解决了心中的疑惑,还收获了满满的信心和动力,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通过这次培训,心理委员们不仅加深了对自身职责的理解,掌握了更多的工作技能,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关爱他人、勇于担当的种子。正如本次培训主题“遇见”所寓意的,他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,也遇见了如何成为他人心灵旅途中温暖的光。

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将继续持续加强心理委员培训工作,不断提升学生群体的助人意识和助人技巧,让每一次“遇见”都成为传播“心”能量的契机,共同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,让爱与关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,绽放光彩。



END


撰稿(一审)|吕冯可欣

      二审 | 王卓

         三审 | 王俐利








地址: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竹苑巷31号    邮政编码:617000
Email:syzzks@126.com
招生电话:0812-3913312 (竹园校区) 0812-2220237 (华山校区) 0812-3988138(钒钛高新校区)  
京ICP证000000号      版权所有: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
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227号   
  管理员登录     教师登录